入小雪,天愈寒。《黄帝内经》有言说,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。如是则辟邪不到,长生久视。”那么,在冬季避寒就温,敛阳护阴,益肾填精的大原则下,今年冬天养生又该如何做才好呢?
保暖:冬养之道须注重五暖
《黄帝内经》曾指出,冬季如果不能遵循冬气之应,可能会产生伏邪,到了春天会出现痿病等肢体经络病症。因此,陶国水医生建议大家应做好五暖,包括头暖、背暖、腹暖、脚暖、食暖。
头部受寒易引发伤风感冒、头痛、面瘫甚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;背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干线;腹部受寒易发生胃脘痛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脾胃系统疾病;脚寒的人群不仅易生冻疮,还会诱发感冒、扁桃体炎、气管炎等疾病;而食之过寒易伤脾胃。
饮食:顺时食养,药食同源
冬季在五行应水,在人体应肾,可以吃点腰果、栗子、核桃等以补肾。《遵生八笺·四时调摄笺》说“冬月肾水味咸,恐水克火,故宜养心”,饮食宜减咸增苦。另外,根据五运六气原则,这一时间段,应以甘泻之,以酸收之。此时选择食物,应注重甘味。
1、鹅肉可补虚
鹅肉,味甘、性平,归脾、肺经。具有益气补虚、和胃止渴、止咳化痰等作用。针对今年秋末冬初,多见咳嗽、甚至久咳的人尤为合适。
2、牛肉益气血
牛肉,味甘、性平,归脾,胃经,具有补脾胃,益气血,强筋骨等功效。对于贫血、久病体虚、营养不良、筋骨酸软、术后、体力劳动者,尤其合适。
3、萝卜安五脏
饮食调摄,荤素搭配也很重要。这一时期,萝卜是时令佳蔬,民间有“萝卜进城,药店关门”之谚。萝卜,味甘、性平、微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化痰止咳、补中安脏等功效。
4、芹菜平肝热
中医养生注重饮食的应节性,俗话说“九月芥蓝、十月芹”。芹菜,甘、微苦、平,入肝、胃经。有平肝清热,润肺止咳、降压等功效。鉴于今年冬天可能会出现暖冬,肝火旺盛,血压不稳定,干咳,小便灼热等上火的情况,不妨吃点芹菜。